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1 02:14:50
DBG卡组构筑肉鸽类的游戏目前已经相当多了,不过依然会有一些颇有亮点的新游戏出现。最近在Steam上架的《狂星滥炸》就是一款玩法和美术风格都很亮眼的游戏,而亮眼之处就在于两个字——狂野。
在《狂星滥炸》这款游戏的故事背景设定中,人类已经在2476年征服了宇宙,但依然有很多星球并不服管,敌对势力依然活跃在浩瀚太空之中。于是,由人类率领的强大武装——星际尖兵开始了宇宙里征服消灭其他势力、征服残余星球的征途。这其中自然会发生战斗,而战斗的形式就是打牌。
《狂星滥炸》中的玩家每回合从卡组中抽取卡牌并打出,以此来对敌人造成伤害或者给自己叠甲,随着冒险的进行还会解锁更多机制的卡牌,比如各种BUFF和DEBUFF。而敌方则是不打牌的,直接使用技能或者普攻进行战斗,但我们可以提前看到他们下回合的行动意图,这样的设定和很多同类型游戏有这共通之处。
狂野的美漫画风或许是这款游戏给人最为深刻的第一印象。主角团里似乎只有女主角团长是人类,其余的副手都是外星人,外貌一个比一个怪,但也怪得很有特点,和整个游戏的荒诞氛围十分契合。冒险中除了会遇到一些诸如星际海盗、外星虫族之类比较“传统”的敌方单位,还会遇到一类“特别”的敌人——星球。
没错,正如游戏名字《狂星滥炸》所言,我们是可以直接对星球进行生杀予夺的,可以直接把星球轰成渣渣,在一些特定的任务下则可以将其占领。当然了,星球不会束手就擒,它们和那些“传统”敌人一样,也会使用各种技能对我们造成伤害。
这里就不得不重点介绍一下本作在玩法上最具特色的设定——人口。在这款游戏中,几乎所有的敌方单位(有极少数例外)都有一个“人口”,是和血量并列的,这个人口不会对血量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和护甲有关联。当敌人拥有护甲时,我们有两种方法可以削减其护甲:一种是直接使用伤害牌进行攻击,另一种则是用人口牌将其“人口”塞满,塞进去的人口会削减对应的护甲值。当敌人的人口被我们用人口牌塞满之后,敌人就会在他的下个回合陷入眩晕状态,无法进行任何行动。而我们的卡牌中会有一些是根据敌人的“人口”数造成伤害的,敌人的“人口”条被我们塞得越满,受到的伤害越高。我们把敌人塞满了,让他晕过去、无法动弹,就能更好地打爆他,听起来是不是有一点“邪恶”但又十分狂野和带感呢?
这个“人口”的机制设定,对于那些星球类型敌人来说,就非常合理——星球被我们派出去的人给占领了,自然就成为任由我们宰割的羔羊了,符合主角团“宇宙尖兵”横扫星系、征服星球的形象。本作的冒险路径不同于同类型大多数游戏的树状图,而是网状图,玩家可以由当前地点前往任何一个与之相邻的地点,也可以走回头路,但是重复到达的战斗地点会刷出一种叫做“塔纳托斯的左手”的怪物,战斗力不弱,而且击败它我们没有任何收益,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老是走回头路就会被这种怪物耗死,所以回头路理论上可以走,但是不能走太多了,在一个大章节的地图中冒险的时候还是要合理规划路线。
在冒险中我们可以接取一些支线任务,比如消灭当前地图中的某个敌人或者星球,有时候是占领某个星球。如果是占领某个星球的任务,我们就必须注意不能把那个星球摧毁了,而是通过将其“人口”塞满的方式将其占领。完成支线任务可以获得比较丰厚的奖励,包括卡牌效果组件(可以嵌入到已有的卡牌上)、新的宝物(战斗中自动生效)、菠萝(本作的金币单位,可以在商店购买卡牌或者删除卡牌)。
战斗的时候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机制,就是融合。《狂星滥炸》中有大量的卡牌是可以二合一的,在打牌的时候可以不耗费任何代价将手牌里的两张可融合卡牌合成一张新卡。融合的产出卡牌,其效果不一定是两张融合素材效果的叠加,有时候甚至毫不相干的新效果,但又有一定的规律可行,但好在多打几局就可以理解。卡牌打出的时候需要消耗对应的费用,费用上限固定且每个回合开始的时候会自动回满,这个是很多卡牌对战游戏都有的经典设定,就不赘言了。
《狂星滥炸》没有直接给玩家提升战斗力的局外成长系统,但是玩家可以通过反复冒险来获得主角和助手的经验值从而升级,这样就可以解锁更多可以使用的卡组流派,新的卡牌和宝物也会随冒险次数的增加而逐渐解锁,解锁出来的那些在强度上肯定是比初始给的那套更强了。这样的设计是在鼓励玩家不要怕初期的失败,失败的多了也能变强。已解锁的内容可以在主菜单的百科全书里进行查看。
《狂星滥炸》在肉鸽DBG中可以说有着很鲜明的特色,无论是美术风格还是玩法机制上的诸多新意和亮点,都能给玩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本咸鱼个人觉得这款游戏是非常值得广大牌佬们尝试一下的。